昨天上午,國家林業(yè)局在國新辦召開新聞發(fā)布會,介紹了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結果。結果顯示,近十年來受基建占用威脅的濕地面積增長了近10倍,多達129.28萬公頃。會上同時回應了有關防護林老化情況等熱點問題。
目前濕地率為5.58%
國家林業(yè)局副局長張永利介紹,全國濕地總面積5360.26萬公頃,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率(即濕地率)為5.58%。與第一次調查同口徑比較,濕地面積減少了339.63萬公頃,減少率為8.82%。其中,自然濕地面積4667.47萬公頃,占全國濕地總面積的87.08%。與第一次調查同口徑比較,自然濕地面積減少了337.62萬公頃,減少率為9.33%。
威脅濕地因子增兩類
張永利表示,造成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的主要原因,除了氣候變化等一些自然因素外,人類活動占用和改變濕地用途是其主要原因。這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圍墾和基建占用仍然是導致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的兩個最關鍵因素。兩次調查結果的數(shù)字對比顯示,近十年來受基建占用威脅的濕地面積增長了近10倍,上一次調查的結果是12.76萬公頃,這次的調查結果是129.28萬公頃。
此外,對比兩次調查結果還發(fā)現(xiàn),影響濕地的主要威脅因子已經(jīng)從上一次調查時的污染、圍墾、非法狩獵三大因子變化為這次的污染、圍墾、基建占用、過度捕撈和采集、外來物種入侵五大因子,威脅濕地的主要因子增加了,影響頻次和影響濕地面積也在增長。
濕地保護條例未出臺
據(jù)介紹,第一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是2003年完成的。為進一步摸清“家底”,國家林業(yè)局從2009年組織了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調查歷時5年,投入2.2萬人,近4億元,到2013年結束,共獲取成果數(shù)據(jù)2.6億條,包括濕地類型、面積、分布、受威脅情況和生態(tài)狀況等方方面信息。
張永利表示,調查結果反映出,我國濕地保護還面臨著濕地面積減少、功能有所減退、受威脅壓力持續(xù)增大、保護空缺較多等問題。此外,從管理角度看,國家還未出臺濕地保護條例,濕地保護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
>>熱點回應
壩上150萬畝樹枯死系自然衰亡
對于媒體報道“張家口有上百萬的防護林瀕臨衰死”問題,張永利表示,國家林業(yè)局曾多次派調研組、各個學科的專家實地去調查會診。他表示,這些林子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初期營造的,并不是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
張永利介紹說,三北防護林是1978年正式啟動的,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是2000年前后才啟動的,而河北壩上這些林子都是70年代早期營造的,大概有150多萬畝。他解釋說,這些林子出現(xiàn)大面積枯死,是因為當時是成規(guī)模的造林,而且是同時造林。按照相關的技術規(guī)程,楊樹特別是大面積栽植的小葉楊,其生命周期決定了它們已經(jīng)到了生命的末期。
張永利說,按照楊樹的正常壽命,上個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造的林子,到現(xiàn)在一算時間都很長了,所以這些樹大面積死亡,90%的原因都是它到了生理的衰竭期,是自然老化、自然死亡。此外,出現(xiàn)大面積死亡與這些年來的干旱和地下水位下降有關,當時造林時由于投入不足,采用扦插造林的辦法,樹體的生命力稍微差一點,包括以后的撫育經(jīng)營,由于力量顧及不到,沒有及時跟上,也加速了這些樹木的老化死亡。
各地防護林都要研究“養(yǎng)老問題”
“由這件事想到,我們營造的很多防護林,包括三北防護林、沿海防護林、長江防護林、珠江防護林等,都要研究下一步這些樹到老的時候怎么辦?怎么采取最科學的、成本最低的、效益最高的措施。”
張永利表示,目前國家林業(yè)局正在對全國的防護林老化情況進行摸底,同時想利用河北壩上這個地方做試驗田,為下一步整個的老化防護林到期以后怎么樣及時更新摸索一些經(jīng)驗、探索一些路子。
至于如何做,張永利表示,目前把林子分為幾類:一類是死的,就是將來完全把它伐掉重來。一類是生長不良的,我們通過加強森林經(jīng)營撫育等措施來煥發(fā)它的生機活力,提高生態(tài)防護功能。還有一部分要通過補植補造的辦法,維持這些林子,讓它更多發(fā)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