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在我國從被提出來的時就一直伴隨著支持和反對的聲音。支持者認為我國幅員廣闊,能源分布不均勻,需把西部的能源運送到華中華東地區(qū),如果采用特高壓輸送電能,不僅經濟而且環(huán)保。但反對者以技術不成熟、線路不安全、容易引起大面積停電等理由對特高壓建設持反對意見,甚至有23名學者聯(lián)合上書國務院陳述特高壓的 “危害”。不過特高壓最終還是被納入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隨之而來的就是各地方熱火朝天的特高壓建設,當然質疑聲仍然沒有停止。反對者在這次特高壓之爭中之所以處于劣勢是因為他們無法用實證來證明特高壓的“危害”,這主要源于我國之前沒有建設特高壓的經歷,故也無特高壓運行的具體數(shù)據(jù)。不過世界其他國家倒是有建設特高壓的先例,而這些國家近年在發(fā)展特高壓方面態(tài)度卻很冷淡,并未像中國這樣如此熱衷的發(fā)展特高壓,這其中的緣由究竟是什么呢?
俄羅斯
前蘇聯(lián)是最先嘗試特高壓輸電的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前蘇聯(lián)就積極開展交直流特高壓輸電技術的研究。前蘇聯(lián)為實現(xiàn)交流120萬伏的長距離(1905公里)輸電,從1972年起步,在1985~1994的9年運行中,由于過電壓問題嚴重,不得不在線路上裝設100%補償?shù)牟⒙?lián)電抗器,結果最多只能送160萬千瓦。到后來前蘇聯(lián)發(fā)現(xiàn)很難根本解決特高壓中出現(xiàn)的無線電干擾、可聽噪聲、工頻電場和磁場等問題,而且特高壓存在很大的技術風險,送電能力也沒預想中的好,既不安全,又極度浪費投資,不得不永遠降壓50萬伏運行了。直到現(xiàn)在,俄羅斯也沒大力發(fā)展特高壓。
日本
以節(jié)約資源而著稱的日本當然不愿在特高壓上落后。實際上,日本在特高壓輸電關鍵技術研究和特高壓設備研制方面開展了前瞻性、基礎性和實用性的試驗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大批世界水平的重要成果,為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工程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日本的特高壓建成后并未按照原先預定的1000千伏運行,而是降壓到500千伏運行。這其中有幾個重要原因,其一,日本地域比較狹窄,對遠距離大功率輸電沒有那么高的需求。其二,國內經濟增長趨緩,電力負荷增長緩慢,無負荷需求。其三,當時世界上出現(xiàn)過幾次大面積的停電,而主要是因為電網范圍過大,電網結構不夠合理,導致局部停電影響整體。日本也認為將大電網分散為若干獨立的小電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大面積停電。由于以上原因,日本到現(xiàn)在都是500千伏電壓運行,也沒怎么發(fā)展特高壓。
美國
美國最初在特高壓方面也做了很大的投入,但2003年美加大停電事故讓美國覺得:任一處故障都影響整個交流同步網, 同步網愈大, 線路愈長, 電壓崩潰和穩(wěn)定破壞愈嚴重, 更易連鎖反應造成整個電網大停電。后來美國又經歷了幾次大面積的停電事故,這些事故促使美國開始從電網結構上研究怎樣保證電網的安全問題。后來美國能源部對美國的電網規(guī)劃是,建立由東岸到西岸,北到加拿大,南到墨西哥的跨越全國的主要采用超導體技術和直流輸電骨干網架,特別是對東、西各個特大網區(qū),采用直流隔離變成更多的“分區(qū)”,縮小每區(qū)的范圍,而且認為現(xiàn)有超高壓已滿足發(fā)展需要,不需要交流特高壓。所以美國到現(xiàn)在都沒大力發(fā)展特高壓。
以上即為國外對特高壓持冷淡態(tài)度的原因。對于特高壓聯(lián)合國亦指出其包括兩個風險:一個是技術難度風險,另一個是經濟代價風險,這是也世界上從技術經濟上判別交流特高壓失敗的結論。中國在地域廣度上趕不上俄羅斯,在電力技術方面也不如美國和日本,但卻如此的熱衷發(fā)展特高壓,其原因值得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