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進一步勾勒出我國未來經濟結構轉型的重點路線圖。
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加快發(fā)展節(jié)能環(huán)保產業(yè),促進信息消費,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在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建設。
這標志著繼棚戶區(qū)改造之后,節(jié)能環(huán)保產業(yè)和信息消費,也被列入拉動國內有效需求、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產業(yè)方向。而智慧城市則成為了經濟結構轉型的抓手之一。
7月1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加快實施"信息惠民"工程,在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智慧城市試點示范建設。一些券商研究機構認為,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要求,證明了智慧城市在經濟結構轉型和新型城鎮(zhèn)化中的重要地位,預計智慧城市的試點工作會加快啟動。
龐大市場亟待瓜分
在我國的城市發(fā)展過程中,曾涌現過"數字城市"、"平安城市"等概念。前者著重于把城市全部內容在網絡上進行數字化虛擬實現。平安城市則主要通過技防系統(tǒng)、物防系統(tǒng)、人防系統(tǒng)建設城市的平安和諧,滿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通管理、應急指揮等需求。
2013年1月底,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第二批試點申報雖然進度上有所延遲,但是伴隨著新型城鎮(zhèn)化的進一步推進,各地亦將有望盡快推出實施細則、時間進度表以及資金投入計劃。
而在各地,新一代的智慧城市建設已經在紛紛啟動,據遵義晚報7月14日報道,遵義將投資21.65億元,用3-5年時間全力打造國家智慧城市。而在"21世紀國際企業(yè)家上海論壇NEC專場"舉行期間,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健透露,上海兩年后將建成智慧城市框架體系。
智慧城市的經濟價值在于不僅可提高GDP,更在于可以促進城市服務轉型和服務經濟增長。
根據IDC研究顯示,2012年中國智慧城市IT市場容量達到92億美元,預計2013 年該市場容量將達到108 億美元。據住建部預計,"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投資總規(guī)模將達到5000億,長期看來,投資規(guī)模將超過10萬億。
頂層平臺尤為重要
在智慧城市從概念提出到落地的推進過程里,信息化的體系架構的頂層平臺設計尤為重要。智慧城市是由多領域、多類別、多級系統(tǒng)構成的龐大系統(tǒng),需要處理不同領域、不同系統(tǒng)、不同類型的海量數據,在頂層平臺設計方面尤其要注意新老系統(tǒng)配合使用、技術發(fā)展快速、外部鏈接關系多等特點,在設計時就定位于可成長、可擴充、面向未來的智慧城市系統(tǒng)框架。